News

校园动态

和同学们一起寻味中国,追忆年华故里



深圳国际预科学院是一所立足本土的国际学校,我们教学的宗旨,不但要培养同学们的国际视野,利用娴熟的英语,学习各种国际课程等等;更重要的是,我们还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,以及像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所说的那样“培养更好的自己”,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世界公民。同时,我们在每年的课程中也十分重视讲授中国文化课。


1.jpg

▲SIFC自编中国文化教材《中华国学精粹》


千百年来,异常丰厚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瑰宝;同时,也是世界人民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。我们希望同学们到了国外以后,不但要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,同时也要牢牢记住:你们每人都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的“中国文化的使者”。


“SIFC写作委员会”由深圳国际预科学院中文组发起,涵括各学段的写作与创作,定期面向学生征集优秀作品。“读”和“写”是不可分割的,就像“学”和“思”,两者之间是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。我们深信,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,写作是思维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和路径。阅读培养阅读,写作培养写作,多写多读了,自然就会读了、会写了。只要用心,一定能够不断地成长。

 

 

笔墨芳华

“笔墨芳华”系列将为大家分享深圳国际预科学院学生的中文写作成果。第二期我们将欣赏来自十年级的五名同学在上个月“中华美食节”的主题中文写作,以及来自冯芮浩同学的《故乡》,及何煜森同学的《年》。

 

2.jpg 


关于美食

饮食文化常被人们津津乐道

关于美食的故事被人们所熟知

美食的乐趣也总被人们所分享

喜爱美食,是生活的一个乐事

 

佳肴不仅可以品味饱腹,还可以在享受色香味的同时,了解沉淀在美食中的历史、文化和民俗。饮食的多样性和丰富的饮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妙,也让我们感到更加幸福。这世上,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。

——Amannia老师

 

3.jpg4.jpg5.jpg6.jpg7.jpg

 7.jpg

关于故乡

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,

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。

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,

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。

离别后,

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,

永不老去。

 

时常忆起故乡,似乎那种清香的奶茶悠悠四溢的又飘到了我的身边。故乡,追随我一生记忆的梦,成长后的我于故乡渐行渐远,而故乡的气息是追随我一生不变的情怀。童年的故乡,是我成长的地方。那些童年的记忆,那些快乐的时光,总是在梦里荡漾。童年的故乡,始终在记忆里珍藏。

 

——Amannia老师



故乡

文/冯芮浩 G9

 

小时候外公外婆身体还健康时一直住在北京,经常跟着家人去探亲。虽然北京是我妈妈的故乡,并不是我的祖籍,但每当朋友问到我的老家在哪里时,我内心却总是最先蹦出北京两个字。

 

我对北京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,甚至超过了自己真正的家乡。而外公外婆住的西直门内大街我更是记忆犹新,甚至是街道上那股“北京味”我都记得很清楚。

 

每天早上总是会最先被楼下公交车的报站声吵醒。记得那时甚至还是有轨电车,车顶上连着长长的线。而那句“111路公交车,开往白石桥东”,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。外婆总是起的很早,一大早就出门散步去了,在我起床时甚至已经买好早餐回家了。几个小小的塑料袋,包着炸糕,糖油饼,火烧,驴打滚,都是护国寺小吃店里早上最新出炉的那一份,买回家还是热乎的。糖油饼是我的最爱。炸得金黄的油饼,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白砂糖,甜而不腻,有嚼劲却又不会难以下咽,吃完一整张还让人意犹未尽。周围的各种公园、超市、菜市场、饭馆,甚至是经常在街角买煎饼果子的小摊,我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 

现在外公外婆年龄大了,自从搬来深圳之后,我就再也没去过北京了。可当年那里的一切我都不曾忘记,我还总觉得北京是自己的故乡。


 9.jpg

关于

爆竹声中一岁除

春风送暖入屠苏
千门万户瞳瞳日

总把新桃换旧符

 

何煜森的文章简单细腻,褪去了华丽的堆砌,如冬日的阳光,温暖可爱,如夏日的凉风,清爽甜静。冬夏已去,夏秋又来,惊了时光,故乡一直都在。

 

——中文老师Angel


 

文/何煜森 G9


每年过年我们都是要回家的,我们老家在梅州,广东省的最边边,靠着江西,虽然位置有点偏,但梅州是世界客都,也就是说凡是客家人都知道梅州,梅州人说的客家话也是官方最标准的。


今年过年回到老家,一年没回来了,感觉这儿变了很多:很多大型商场,比如万达广场。本来我以为今年和往常一样待在梅州市里过春节,但爸爸提议带我回一次真正的老家——南口镇。那里是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出生的地方。南口镇也是在广东省出了名的小镇,之前下南洋的客家人,落叶归根回到这里,都建了大宅院,十厅九井就是最出名的一个,由华侨潘祥初所建。我外祖公当年也是其中一位下南洋的,后来回到了家乡和我外祖母结婚生子,建了一栋我们村最高最大的房子。  


这一次回到这里也依然能感受到它建立在这里许久却未散完的热度,每年都有它的祖祖辈辈回来看望,估计外祖母祖父在极乐世界看到也会很开心吧。

 

早上来到,婆婆买好了鸡猪鱼,发酵糕,馓子等过来摆在桌上,也点了蜡烛和香。我们人手三支香纪念我们的祖辈。妹妹倒是有点不耐烦,她想去前面的池塘玩。但妈妈也说了:“梓茹,你要先拜完了公太婆太才能出去玩,这是客家人的过年传统。虽然我们在深圳,但我们不能忘了根。”


中午简单的吃了便饭,下午便是全村人的祭拜,客家农村有个特点,每一个村有属于自己村的姓氏,我婆婆这个村就是刘氏,名为燕山村。而祠堂是每个村必有的一个建筑,每逢喜事,丧事,生子都会来这。如果是男孩,会在祠堂上放一个摆灯笼,写上老一辈对他的期望。等梦想成真,就回来把灯笼解下。来到祠堂门口,这里早就人山人海,公公婆婆也见到了自己以前在村里时候的街坊邻居聊得可欢了,俗称“讲牙舌”。在前面池塘的台子前,有人在敲锣打鼓,为了迎接一年的好运。我们老家通常算虚岁,所以我已经18岁了,今年拜祖宗这些就要我来弄了。我排着队,从祠堂门口慢慢进去,期间也看着每家每户担着担子,前面放着客家娘酒,后面摆着三生,有秩序地放在祠堂里纪念祖宗。我舅舅也不落下,担着担子,有条不紊地走着,然后放在了最中间的位置。终于轮到我了。先点好了香烛插在中间的一个鼎上,再点燃了三只香,许了愿,分别放在了厅中、前门、后门。听说这表示出入平安。


等到全部人都拜完了,拿出好多鞭炮,围着祠堂绕一圈,“吧啦吧啦吧啦”整个鞭炮声填充了本来寂静的天空。小孩捂着耳朵,大人们默念着什么,应该是希望新的一年事业有成,身体康健吧。


我们老家的年,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,也是老一辈,一辈一辈传下来的。这些文化、习俗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更加融入到我的骨血里。






Contact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国际艺展中心艺展四路8号
电话:400-926-1666
座机:86-755-26534780
邮箱:admission@sifc.net.cn

SIFC